無憀
基本解釋
(1).處于困境,無以為生;無所依賴。《新唐書·奸臣傳下·崔胤》:“ 胤 計稍露,宦者或相泣無憀,不自安,劫幸之謀固矣。”
(2).空閑而煩悶的心情,閑而郁悶。 唐 李商隱 《雜曲歌辭·楊柳枝》:“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宋 范成大 《枕上二絕效楊廷秀》之一:“藤枕頻移觸畫屏,無憀滋味厭殘更。” 清 納蘭性德 《御帶花·重九夜》詞:“便強説歡娛,總是無憀心緒。”
(3).無意思;令人討厭。 賀昌群 《元曲概論》第一章:“從前的《郊祀安世房中樂歌》都是一般無憀文人歌功頌德的作品。”
成語(Idiom):無憀
發音(Pronunciation):wú l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顧慮或擔憂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憀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沒有煩惱、憂慮或擔憂,心情輕松自在。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心境愉快、無所顧慮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無憀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在放松或休閑的時候,沒有任何心理負擔或擔憂。它可以用來描繪一個人在度假、旅行或享受閑暇時的心情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憀一詞最早出自《后漢書·朱脩傳》。朱脩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士,他常常在山林中隱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朱脩認為,人們應該擺脫繁忙和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無拘無束的境界。因此,他常常用“無憀”來形容自己的生活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無”表示沒有,第二個字“憀”表示煩惱或擔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放假了,我終于可以無憀地享受一段時間的休息了。
2. 在海邊散步的時候,我感到心情無憀,仿佛所有的煩惱都離我遠去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憀”與“無憂”進行聯想,因為它們的意思相似。你可以想象一下,當你沒有任何煩惱和擔憂時,你的心情會變得無憂無慮,就像無憀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使用方法。你還可以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放學后,小明和小紅一起玩耍,他們玩得很開心,心情無憀。
2. 小學生:期待已久的暑假終于到了,我可以無憀地玩游戲、看電視和和朋友們一起玩耍。
3. 初中生:考試結束了,終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無憀地享受假期。
4. 高中生:高考結束后,我感到一股巨大的輕松,心情無憀地準備迎接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