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露
成語(Idiom):啓露(qǐ lù)。
發音(Pronunciation):qǐ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揭示真相或隱藏的事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啓露意味著揭示或透露真相或隱藏的事實。它強調將事情公之于眾,使之不再保密或隱藏。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揭露陰謀、揭示秘密或透露真相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啓露常用于描述揭露不義、揭示真相或透露秘密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勇敢地揭露某個事情,或者用來形容一個事件的真相被揭示出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啓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十·秦始皇本紀》中。故事講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他命令將所有歷史書籍焚毀,以便控制人民的思想。然而,有一位叫做廉頗的將軍,勇敢地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行。他寫了一篇文章,揭露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此,啓露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揭露真相或隱藏的事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啓露是一個動賓短語。啓是動詞,意思是揭示或透露;露是賓語,意思是真相或隱藏的事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敢地啓露了公司內部的腐敗行為。
2. 這部紀錄片啓露了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3. 他們終于啓露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以下方法記憶啓露這個成語:
1. 將成語分解為啓和露兩個字,分別表示揭示和真相。
2. 想象一個人站在陽光下,揭開了一塊遮擋住真相的遮布,讓真相得以曝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啓露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啓蒙、啓示、啓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報紙上啓露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2. 初中生(13-15歲):他是一個勇敢的記者,總是不畏艱險地啓露真相。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部小說中,主人公勇敢地啓露了政府的腐敗現象。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調查報告啓露了公司高層的不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