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觳
基本解釋
太刻苦。《莊子·天下》:“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觳者,薄也。《史記·始皇本紀》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矣。言不薄於此也。 墨子 之道,自處以薄。 郭象 注觳無潤也。解似迂曲。”
成語(Idiom):大觳
發音(Pronunciation):dà 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巨大或人物宏偉壯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觳是由形容詞“大”和動詞“觳”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大”表示巨大、宏偉,動詞“觳”表示高聳、寬廣。合在一起,表示事物巨大或人物宏偉壯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觳常用來形容建筑物、山脈、湖泊等自然景觀的壯麗和宏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氣勢和舉止的威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小說中,有一處描寫寶玉和黛玉在榮府欣賞西湖風景的場景,描述了湖泊的廣闊壯麗之美,其中使用了“大觳湖山”這個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建筑真是大觳,令人驚嘆。
2. 他的氣勢如大觳山河,讓人敬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觳”這個詞語與巨大的山脈或宏偉的建筑物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紅樓夢》這部古代文學作品,以及其中描寫的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了一座大觳的山,真漂亮!
2. 初中生:他的房子真大觳,簡直像個宮殿。
3. 高中生:這幅畫展現了大觳的自然風景,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氣勢如大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