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渠
基本解釋
兇徒的首領;元兇。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帝赫斯怒,秣馬訓兵。嚴鼓未通,兇渠泥首。”《舊唐書·段秀實傳》:“誓碎兇渠之首,以敵君父之讎,視死如歸,履虎致咥。”《資治通鑒·宋順帝昇明元年》:“兇渠逆黨,盡已梟夷。” 胡三省 注:“兇渠,謂渠魁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劉恭甫司馬文》:“兇渠授首,一蹶而不可復振。”
兇徒的首領;元兇。 唐 李白 《舊游書懷贈韋太守》詩:“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七》:“昨朕風驅鋭旅,電掃兇渠,復已墜之宗祧,纘中興之歷數。”
成語(Idiom):兇渠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q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險的地方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渠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兇意為兇險、危險,渠意為水道、溝渠。兇渠的基本含義是指兇險的地方或情況。用來形容處境危險、困難重重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渠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們遇到危險、困難等情況時,比喻境況十分危險,進退兩難,沒有出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渠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柳宗元的文學家。據說,柳宗元在一次旅行中,經過了一個非常險惡的地方,那里有一條狹窄而陡峭的峽谷,被稱為兇渠。柳宗元在這個兇險的地方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助,于是創造了這個成語來形容危險和困難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渠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深陷兇渠,無法擺脫。
2. 這個項目的發展道路充滿了兇渠和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兇渠與危險、困難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陷入一個狹窄而陡峭的溝渠中,無法逃脫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困難、危險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兇渠這個成語的理解,如兇多吉少、兇神惡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只兇渠,嚇得他大聲呼救。
2. 初中生:考試前的幾天,同學們都進入了兇渠,為了備考而奮斗。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同學們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個兇渠,但他們依然堅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