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義
基本解釋
唐 代明經科試士有口試,要求口頭答述經義,故稱。與“墨義”相對?!?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選舉志上》:“ 元和 二年……明經??诹x,復試墨義十條?!?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后明經停墨策,試口義并時務策三道。”
成語(Idiom):口義(kǒu yì)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口頭上的義務或承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義指的是口頭上的承諾或義務。它強調了人們應該信守承諾,履行口頭上所說的事情??诹x也可以指代口頭上的許諾或合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義常常出現在商業交易、合同簽訂、友誼維系等情境中。它提醒人們要言出必行,守信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口義”的故事源于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重視言出必行的道德準則。這個成語提醒人們要兌現承諾,不輕易違背自己的許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口義的結構是“口”和“義”兩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他會來的,這是他的口義。
2. 我們簽訂的合同是為了保證雙方的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口頭”和“義務”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口中承諾并舉起手來表示履行義務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誠信、承諾相關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可以幫助加深對“口義”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答應過媽媽要按時回家,這是我的口義。
2. 初中生:老師說要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復習,她一定會兌現她的口義。
3. 高中生:我們在班級的口義是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4. 大學生:我答應了朋友要幫他做一個項目,我會按時完成,因為我重視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