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怨天怨地(yuàn tiān yuàn dì)
發音(Pronunciation):yuàn tiān yuàn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不滿或抱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怨天怨地意為對天地抱怨和不滿,形容極度的不滿情緒。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對自己的遭遇或不幸的命運感到極度不滿或抱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表達對不公平待遇、困境或命運的抱怨和不滿,強調情緒的激烈和不滿的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提到了一個名叫周宣王的國王,他對自己的兒子非常不滿,認為他們不孝順。于是,他在宮廷中發表了怨天怨地的言辭,抱怨天地為何賜予了他如此不孝的兒子。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怨天怨地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組成的成語,形式上是“怨天”和“怨地”的并列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怨天怨地地抱怨著自己的命運。
2. 她對自己的工作條件非常不滿,整天怨天怨地地抱怨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大自然之中,向天空和地面抱怨不滿,發出怨天怨地的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和抱怨相關的成語,如“牢騷滿腹”、“憤世嫉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沒考好,怨天怨地地埋怨老師不公平。
2. 初中生:老師布置了太多的作業,我們都在怨天怨地。
3. 高中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我怨天怨地地責怪自己沒有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