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當之有愧(dāng zhī yǒu kuì)
發音(Pronunciation):dāng zhī yǒu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值得,完全當得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某人或某事非常值得,完全符合所期待的標準或要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贊揚某人或某事非常出色,完全達到了預期的水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當時齊國的國君僖公在位,他非常喜歡聽音樂,經常請音樂家來表演。有一次,他請來了一位叫鐘子期的音樂家,他的琴技非常高超,演奏得非常出色。僖公十分贊賞他的表現,說他“當之有愧”,表示他完全值得得到這樣的贊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其中“當之”表示被贊揚的對象,有愧”表示完全值得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表現得非常出色,當之有愧得到了晉升。
2. 這個項目的成果非常顯著,團隊成員當之有愧地獲得了獎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當之有愧”與“完全符合預期”的意思聯系在一起,形成聯想記憶。同時,可以將“當之有愧”拆解為“當之”和“有愧”兩個部分,理解其結構,并與例句進行對比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無可非議”、“無懈可擊”等,拓寬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技巧非常好,當之有愧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2. 初中生:他在數學競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當之有愧地成為了學校的驕傲。
3. 高中生:他在全國比賽中獲得了金牌,當之有愧地成為了全國冠軍。
4. 大學生:他在科研項目中取得了重要突破,當之有愧地獲得了國家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