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口
成語(Idiom):絕口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閉住嘴巴,不說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絕口意為完全不說話,閉住嘴巴。形容在某種情況下,不敢或不愿發表意見或說出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絕口常用于形容在某些敏感或尷尬的場合中保持沉默,不敢或不愿意發表意見或說出真相。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保持沉默,不再提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劉邦和項羽在楚漢戰爭中爭奪統治權。劉邦派人暗殺項羽,但未成功。劉邦后來自己親自去找項羽,項羽問劉邦為何要殺他,劉邦回答:“不是我派人來殺你的?!边@時,劉邦突然咳嗽起來,他故意咳嗽來掩飾自己的謊言,以絕口不提派人暗殺的事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絕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問到有關這個問題時,絕口不提。
2. 她絕口不提她的過去,也不愿意談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在緊張的場合中,閉緊嘴巴,絕口不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絕口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強調了保持沉默的重要性。在一些文學作品中,絕口也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決心和堅定。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做錯了事情,老師問他為什么,他絕口不提。
2.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作弊了,但是我絕口不提。
3. 中學生:老師發現了我們的小組作業抄襲了,我們都絕口不提。
4. 大學生:當被問到為什么遲到時,他絕口不提他昨晚熬夜玩游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