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止
基本解釋
[釋義]
(動)勸阻。側重指經過勸告而停止進行,多用于口語。
[構成]
并列式:勸+止
[例句]
對學生不愛惜圖書的壞習慣;要及時勸止。(作謂語)
[同義]
勸阻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法】 dissuade
詳細解釋
◎ 勸止 quànzhǐ
[dissuade sb.from] 勸阻
沒有勸止住
猶勸阻。 明 李贄 《答劉晉川書》:“縱尊嫂有舐犢之愛,獨不可以義勸止之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此番提調……自己帶了爨具,便在官艙燒飯,卑職勸止;提調又要到卑職房里去燒飯。”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場:“當時我也沒有注意到,沒有從旁勸止他啦。”
勸止(quàn zhǐ)
Pronunciation: quàn zhǐ
Basic Meaning: to advise against, to dissuade
Detailed Explanation: 勸止指勸告、勸說對方不要做某事,以防止錯誤的發生。通常是出于善意,希望能夠阻止對方做出不利于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Usage Scenarios: 勸止常用于勸阻他人做出不明智的決定,或是預防某種不良后果的發生。可以在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各種場景中使用。
Story Origin: 據說,勸止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當時,齊國的公子重耳因為被迫流亡,他的朋友們紛紛勸他回國,重耳卻堅持要留在外地。他的朋友們為了勸止他,紛紛用盡各種方法,最后終于說服了重耳回國。從此以后,勸止就成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Structure of the Idiom: 勸止由兩個詞組成,勸和止。勸表示勸告、勸說,止表示制止、阻止。
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勸止我不要去參加那個危險的活動。
2. 我們應該勸止他們繼續爭吵,以免事態惡化。
Memory Techniques: 可以用“阻止錯誤”的意思來記憶勸止這個成語。把勸止想象成一個人在阻止錯誤的行為發生,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
Extended Learning: 勸止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例句和文章來加深對其使用方法和語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勸止我們不要在課堂上說話。
2. 初中生:我的朋友想輟學,我勸止他不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3. 高中生:在考試前夜,我父母勸止我不要熬夜復習。
4. 大學生:我勸止我的室友不要參加那個賭博活動。
5. 成年人:我勸止我的同事不要向上司提出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