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獨搖草
基本解釋
草名。產南方。 唐 段公路 《北戶錄·紅蝙蝠》:“又有無風獨搖草,男女帶之相媚。”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一·無風獨搖草》﹝拾遺﹞:“ 珣 曰:‘生 大秦國 及 嶺 南,五月五日采,諸山野亦往往有之。頭若彈子,尾若鳥尾,兩片開合,見人自動,故曰獨搖……’ 藏器 曰:‘帶之令夫相愛。’羌活、天麻、鬼臼、薇銜四者,皆名無風獨搖草,而物不同也。”
成語(Idiom):無風獨搖草
發音(Pronunciation):wú fēng dú yáo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無人關心、無人理會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中的“無風”指的是沒有風吹,而“獨搖草”則表示孤立無援的狀態。整個成語比喻一個人處于無人關心、無人理會的狀態,感到孤獨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沒有任何幫助和支持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問題被忽視或被漠視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莊子》一書中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孤雁飛過一片草地,草地上的草都在風中搖擺,只有一株草沒有風吹動。孤雁看到這株草后感到非常孤獨和無助。后來,人們用“無風獨搖草”來比喻一個人處于無人關心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風獨搖草是一個由六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一直無風獨搖草,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的關注和支持。
2. 這個問題一直被忽視,就像無風獨搖草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片草地上只有一株草在搖擺,其他的草都沒有動,這株孤立的草就像是無風獨搖草一樣,非常孤獨無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孤獨、無助相關的成語,如“孤軍奮戰”、“孤苦伶仃”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和理解成語的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在操場上,有一個小男孩無風獨搖草般地站在角落里,沒有人和他玩。
2. 初中生(14歲):當我爸爸媽媽出差時,我就像無風獨搖草一樣,感到很孤獨。
3. 高中生(17歲):在學校里,有一些學生因為不合群而無風獨搖草,很少有人和他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