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根
基本解釋
(1).星名。即氐宿。東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國語·周語中》:“天根見而水涸。”《爾雅·釋天》:“天根,氐也。” 郭璞 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 唐 皎然 《同薛員外誼久旱感懷寄兼呈上楊使君》詩:“秋郊天根見,我疆看稼穡。”
(2).自然之稟賦、根性。 漢 賈誼 《新書·等齊》:“人之情不異,面目狀貌同類,貴賤之別,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 明 唐順之 《與應警庵郡守》:“惟古人為學,堅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則此心凝靜,百物皆通。”
(3).星相術士謂人之足后跟。《三國志·魏志·管輅傳》:“吾額上無生骨,眼中無守精,鼻無梁柱,腳無天根。”
英文翻譯
1.【醫】origin of yang
成語(Idiom):天根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g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根本、根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所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根由兩個部分組成,天和根,天指天空、宇宙,根指植物的根系。天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所在,即事物存在的根源和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根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根本性質、基礎原因。可以用來描述事情的本質和根源,也可以用來指代一個人的本性和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莊子說:“天地之根,生於亂;亂於治”。意思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在于混沌,混沌產生了秩序。天根這個成語就是從這里引申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根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左邊是“天”,右邊是“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知識是人才的天根。
2. 誠實是人的天根,不能丟失。
3. 這個問題的天根在于人們的思維方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天”字和“根”字形象地聯想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天空中的根系,表示事物的根本所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根相關的成語,如“天長地久”、“天倫之樂”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他的天根就是太愛玩了。
2. 小學生:勤奮學習是取得好成績的天根。
3. 中學生:做人要誠實守信,這是一個人的天根。
4. 大學生: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天根。
5. 成年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維系社會和諧的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