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郵
基本解釋
指驛站小吏。 宋 王禹偁 《月波樓詠懷》詩:“儒冠假郡印,踐更若公郵;況多辦職吏,誰肯恣吟謳?!?/p>
成語(Idiom):公郵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郵是指公家郵局,也指公人的信件。它用來形容公正廉明,不偏不倚的作風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郵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公家郵局,但在這個成語中,它的含義更多的是指公正廉明的作風和行為。公郵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公正無私,不偏不倚,不受私人感情或利益的影響。這個成語強調了公正和廉潔的價值觀,提醒人們在做事情時應該堅守原則,不偏私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郵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合,特別是在描述公務和行政活動中。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位公務員在處理案件時公正無私,不偏不倚。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領導在做出決策時不偏私心,考慮全局。此外,公郵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人際關系中不偏私心,待人公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郵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郵政制度。在古代,郵政是由政府管理的,郵局的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負責處理信件的投遞和分發。公郵這個成語就是從古代的郵政制度中衍生出來的,用來形容公正廉明的作風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郵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公”和“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處理案件時總是公郵,不偏袒任何一方。
2. 這位領導在做決策時一貫公郵,考慮全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公郵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公家郵局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走進一家公家郵局,看到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地處理信件,不偏私心,保障郵件的安全和準確投遞。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公郵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公郵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公正廉明相關的其他成語和詞語,例如“公正無私”、“廉潔奉公”等。了解這些成語和詞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公郵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公郵的人,不偏袒任何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學校領導在處理糾紛時應該公郵,不偏私心,公正處理。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我會秉承公郵的原則,為同學們服務。
4. 大學生(19-22歲):在社團活動中,我們應該做到公郵,不偏袒任何一方。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應該秉持公郵的作風,做到公正廉明。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