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火
基本解釋
(1).沒有火光。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秦·苻堅》:“初 堅 之未亂, 關中 土燃,無火,而煙氣大起,方數十里中,月餘不滅。”
(2).指古寒食節禁煙火。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3).無烽火。謂邊境安靖。 唐 趙伯勵 《出師賦》:“蓋使烽埤無火,亭障息肩。”
英文翻譯
1.fireless
成語(Idiom):無火
發音(Pronunciation):wú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火焰或火光,比喻沒有激情、動力或活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火是指沒有火焰或火光,用來比喻沒有激情、動力或活力。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事物失去了原本的激情和動力,變得無所作為、無精打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無火這個成語常用于描寫人的狀態或事物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沒有積極性和動力,或者形容一個事物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和魅力。例如,當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失去了興趣和動力,可以說他的學習狀態是無火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火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叫做曹操的將軍,他非常擅長用兵,但是有一次他的軍隊在戰斗中失利,士氣低落,無法再戰。曹操為了鼓舞士氣,決定在夜晚點燃大火,讓軍隊看到勝利的希望。然而,由于天氣干燥,大火燒不起來,曹操只好失望地說:“無火可燒,我軍無勝利的希望了。”從此,無火成為了形容失去激情和動力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火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火”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對工作很有激情,但最近變得無火無光,似乎失去了動力。
2. 這部電影的劇情很平淡,看得人感覺無火無光,毫無吸引力。
3. 她的演講沒有激情,聽起來無火無光,沒有說服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火”這個成語與失去激情和動力的狀態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熄滅了的火焰,沒有了火光和熱量,就像一個人失去了激情和動力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失去激情和動力的成語,如“失去魂魄”、“無精打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小明今天玩得很開心,但是小紅卻無火無光地坐在一旁。
2. 小學生(7-12歲):我原本對畫畫很有興趣,但最近卻感覺無火無光,不想再畫了。
3. 初中生(13-15歲):我原本對學習很有動力,但最近變得無火無光,不知道為什么。
4. 高中生(16-18歲):他原本對籃球很有激情,但最近變得無火無光,似乎失去了對籃球的熱愛。
5.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我原本對研究有很大的熱情,但最近卻感覺無火無光,不知道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