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帖
成語(Idiom):柱帖(zhù tiē)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ù t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柱帖是指用于記錄事物的木板或紙張。引申為準則、規(guī)范或標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柱帖最初是指用于記錄文字的木板或紙張,后來引申為準則、規(guī)范或標準。在古代,人們常常將重要的文字內(nèi)容刻在木板上,以便保存和傳播。柱帖是古代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形式,它代表著知識、智慧和價值觀念的積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柱帖常用于描述一種準則、規(guī)范或標準,表達某種事物應當遵循的原則或規(guī)則。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道德標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制度、法律或規(guī)定是否得到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柱帖常用于表達對某種行為的期望或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柱帖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原文為“柱帖之漆爛,書經(jīng)之篆新”。后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一個常見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柱帖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始終符合柱帖,受到了大家的贊賞。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嚴格,每個員工都必須遵守柱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柱帖想象成一塊木板上刻著重要文字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另外,可以將“柱帖”這個詞與“標準”、“規(guī)范”等詞語進行聯(lián)想,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古代文化相關(guān)的成語,如“紙墨”、“硯臺”等,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守規(guī)矩,要把作業(yè)寫得整整齊齊,像柱帖一樣。
2. 初中生:參加英語演講比賽,要注意措辭得體,講話要符合柱帖。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以身作則,做到言行符合柱帖。
4. 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要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做到嚴格遵守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