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履
基本解釋
木底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服器一·屐屧鼻繩》:“屐乃木履之下有齒者。” 郭沫若 《殘春》:“木履的交響曲!這要算是 日本 停車場下車時特有的現象了?!?/p>
成語(Idiom):木履(mù lǚ)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木制的鞋,比喻貧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木履”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木”指的是木頭,而“履”指的是鞋子。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木制的鞋,比喻貧窮。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窮人只能穿木制的鞋子,暗示了他們的貧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貧窮的生活狀況,或者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經濟落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木履”的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木制的鞋子是窮人常穿的鞋子。這個成語通過比喻,表達了窮人的貧困生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木履”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木”和“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寒,穿著木履過日子。
2. 這個地方經濟落后,大部分人還穿著木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窮人穿著木制的鞋子,然后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貧窮與富裕的成語,如“窮山惡水”、“富貴榮華”等,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并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他經常穿著木履去上學。
2. 初中生: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都穿著木履,他們的生活很不容易。
3. 高中生:這個小說描寫了一個窮人家庭的生活,他們每個人都只有一雙木履。
4. 大學生:盡管他家境貧寒,但他并沒有放棄努力,最終擺脫了木履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