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合
基本解釋
◎ 糾合 jiūhé
(1) [get together] 糾集;聚集;集合(多用于貶義)
糾合黨羽,圖謀不軌
(2) 也作“鳩合”
近義詞
反義詞
詳細解釋
亦作“糺合”。集合;聚集。《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召穆公 思 周 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 成周 而作詩。” 三國 蜀 諸葛亮 《南征表》:“乃更殺人為盟,糺合其類二千餘人,求欲死戰。” 唐 劉知幾 《史通·載言》:“ 桓文 作霸,糺合同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卻説 張溜兒 次日果然糾合了一伙破落戶前來搶人。” 葉圣陶 《倪煥之》四:“是教育許多孩子的事情,一只手怎么擔當得來!于是熱切地起了糾合新同志的欲望。”
成語(Idiom):糾合
發音(Pronunciation):jiū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糾正、調和、調整、協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糾合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糾”指糾正、調整,而“合”指協調、調和。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糾正錯誤、調和矛盾、協調不同的意見或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糾合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解決爭議、調和矛盾、協調不同意見的場景。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團體、組織或國家在面對分歧時采取的調解和協調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糾合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相傳,有兩位朋友在旅途中發生爭執,彼此不肯讓步。一位智者看到后,便找來一根繩子,將兩人的手綁在一起,強迫他們合作。通過這種方式,兩位朋友不得不相互糾正錯誤,調和矛盾,最終達成了共識。這個故事成為了糾合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糾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糾”和“合”都是獨立的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我們需要糾合大家的意見,共同完成任務。
2. 他們經過糾合之后,終于找到了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3. 作為領導者,你應該能夠糾合團隊中不同成員之間的矛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糾合這個成語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將“糾”和“合”這兩個字分開記憶,先記住它們的基本含義。
2. 想象兩根繩子被糾結在一起,需要通過糾正和調和來解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糾合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寓言故事,如“糾纏不清”、“糾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課堂上糾合同學們之間的爭吵,讓大家和平相處。
2. 初中生:班長通過糾合同學們的意見,制定了一個公平的活動計劃。
3. 高中生:學生會主席通過糾合不同班級的意見,成功組織了一場校園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