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年登花甲
發音(Pronunciation):nián dēng huā ji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到了六十歲,精神矍鑠,容顏不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年登花甲這個成語由“年”、“登”、“花甲”三個詞組成。其中,“年”指歲月,表示時間的流逝;“登”指到達、達到;“花甲”指六十歲,是一個古代對年齡的稱呼。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到了六十歲,精神矍鑠,容顏不老,形容老年人身體健康、精神煥發,依然保持年輕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年登花甲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年過六旬的人依然精神矍鑠,容顏不老。可以用在夸獎老人身體健康、精神活躍的場合,也可以用來自嘲自己年紀大卻保持良好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年登花甲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蔣門神載夢》一文。故事中,一個六旬老人醉酒后突然變得年輕貌美,又變回老態龍鐘。這個故事表達了人們對于保持年輕、精神煥發的向往和追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年登花甲的結構是“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年登花甲,但精神矍鑠,容顏依舊。
2. 盡管年過六旬,但他依然年登花甲,活力十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年登花甲”這個成語與老年人保持健康、精神煥發的形象相聯系,通過想象一個六旬老人精神飽滿、容顏不老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年登花甲這個成語還可以與其他與老年人相關的成語一起學習,如“耄耋之年”、“風華正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奶奶已經年登花甲,但她還是每天都去公園晨跑。
2. 初中生:盡管他已經年登花甲,但他依然堅持學習新知識。
3. 高中生:他年登花甲的時候還在繼續創業,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