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得尺得寸
發音(Pronunciation):dé chǐ dé c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對待事物非常小心謹慎,一點也不敢馬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得尺得寸意為對待事物或做事非常小心謹慎,一點也不敢馬虎。在處理事情時,人們常常需要考慮到各種細節和可能的影響,不能有絲毫馬虎和大意。這個成語強調了對待事物的認真態度和細致入微的處理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的態度和方式。例如,當一個人對待工作非常認真,細致入微,一絲不茍時,可以說他得尺得寸。同時,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在處理事情時要小心謹慎,不能馬虎大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得尺得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明夷待訪錄》中。據說,明代有個官員叫李汾,他在處理公務時總是非常小心謹慎,一絲不茍,對待每個細節都非常重視。因此,人們就用“得尺得寸”來形容他的態度和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得尺得寸這個成語由兩個相同的成語“得尺”和“得寸”組成,意思都是小心謹慎,認真對待事物。這種結構的成語常常用來強調某種態度或行為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得尺得寸,從不馬虎大意。
2. 這個項目需要得尺得寸地進行計劃和執行,不能有絲毫差錯。
3. 做事情要得尺得寸,不能馬虎大意,否則會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測量一根木棍時,他用尺子非常小心地測量了每一個寸,沒有馬虎和大意。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得尺得寸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小心謹慎相關的成語,例如“小心翼翼”、“一絲不茍”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得尺得寸,不會出錯。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得尺得寸地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寫論文時要得尺得寸,不能馬虎大意,否則會影響評分。
4. 大學生:在實驗室工作時,我們必須得尺得寸地操作儀器,以確保實驗結果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