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耳
基本解釋
◎ 心耳 xīn’ěr
[auricular appendix, auricular appendage] 從每個心房伸出的耳狀小囊
英文翻譯
1.auricular appendix; auricular appendage; auricula; auricle
詳細解釋
(1).心與耳。泛指思維與感覺器官?!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办妒怯袩┦忠暎瑦亩?,乃忘平和?!?南朝 宋 鮑照 《贈傅都曹別》詩:“追憶棲宿時,聲容滿心耳?!?唐 李白 《題元丹丘山居》詩:“松風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紅樓夢》第七七回:“可知我身子雖不大來,我的心耳神意時時都在這里?!?br>(2).生理學名詞。指心房上部圓錐形的突出物。
成語(Idiom):心耳(xīn ěr)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內心對外界聲音或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耳是由“心”和“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心指人的內心,耳指人的聽覺器官。心耳的意思是指人的內心對外界的聲音或信息有敏感度和理解能力,能夠洞察事物的真實本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耳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很強。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于他人的言行舉止能夠準確洞察其真實意圖,或者形容某人對于事物的本質能夠有深入的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耳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古代儒家經典之一。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當時齊國的一個智者名叫晏子,他非常聰明,能夠洞察人心。有一次,晏子去見齊宣王,王問他對于國家大事的看法,晏子沒有回答,而是把耳朵貼在地上,過了一會兒,他站起來說:“我聽到了秦國的軍隊正在準備進攻我們。”果然,不久后秦軍果然發動了進攻。從此以后,人們就用“心耳”來形容晏子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耳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耳很靈敏,總能夠聽出別人言外之意。
2. 她的心耳非常好,能夠準確理解我說的每一個細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心耳聯想成一個大耳朵放在心臟上,表示人的內心對外界的聲音和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耳濡目染”、“耳熟能詳”等,以擴展對于語言和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故事書,通過閱讀可以培養自己的心耳。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要有敏銳的心耳,才能聽到知識的真正含義。
3. 高中生:在復雜的社交場合中,需要有一雙敏感的心耳,才能洞察人心。
4. 大學生:學習專業知識需要有一顆敏銳的心耳,才能真正理解學科的本質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