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觀止
基本解釋
見“ 嘆為觀止 ”。
成語(Idiom):嘆觀止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guān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美好到令人不禁嘆息,贊嘆不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嘆觀止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嘆”和“觀止”兩個詞組成。其中,“嘆”表示贊嘆、驚嘆,“觀止”表示觀賞到極點。結合在一起,嘆觀止表示某事物的美好或精彩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令人贊嘆不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嘆觀止常用于形容一些令人驚嘆、美好到極點的事物,如藝術作品、自然景觀、人物才華等。可以用來形容一幅繪畫作品的精美程度、一場音樂演奏的絕妙表現、一部電影的震撼效果,甚至是一個人的才華或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嘆觀止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莊子·外物》中。其中有一段描述了莊子與他的弟子觀看一只巨大的黃鹿,莊子贊嘆道:“觀此鹿者,嘆觀止。”意思是看到這只鹿,贊嘆的心情達到了極點。后來,這個描述逐漸演化成了嘆觀止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嘆觀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嘆”為動詞,表示贊嘆、驚嘆;“觀止”為形容詞,表示觀賞到了極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的細膩程度、色彩搭配,讓人嘆觀止。
2. 他的演奏技巧真是嘆觀止,讓人沉醉其中。
3. 這座大自然的奇景實在是嘆觀止,令人難以置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嘆觀止與美麗的景色聯系在一起,想象自己在觀賞一幅美麗的畫作或欣賞一場壯觀的自然景觀,這樣能更深刻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學習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驚艷絕倫”、“美不勝收”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參觀了一座古老的宮殿,它的雕刻工藝讓我嘆觀止。
2. 初中生(13-15歲):我看了一部電影,劇情和特效都太棒了,真是嘆觀止。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音樂才華真是嘆觀止,每次演奏都能讓人陶醉其中。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座城市的夜景實在是嘆觀止,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