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深惡痛絕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wù tòng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厭惡和痛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深惡痛絕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表示對某事物非常厭惡、痛恨,無法容忍。形容對某種行為、事情或人極度反感和憎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對道德敗壞、邪惡行為或不道德的事物感到極度憎惡和厭惡的情感。可以用來形容對違背公理、倫理或法律的行為感到憤怒和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著名的外交家,他曾經多次奔走于各國之間,希望能夠實現六國聯盟來對抗強大的秦國。然而,蘇秦的外交努力最終未能成功,他在一次外交失敗后感到非常失望和沮喪。于是,他寫了一篇《深惡痛絕書》,表達了自己對各國不團結、不互助的憤怒和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由三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那些虛偽的人深惡痛絕。
2. 這種殘忍的行為令人深惡痛絕。
3. 他對貪污腐敗行為深惡痛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深深地惡心,痛苦不堪”,用形象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厭惡不已”、“憎惡如仇”等,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深惡痛絕那些欺負弱小動物的人。
2. 初中生:我深惡痛絕那些偷竊和欺騙的行為。
3. 高中生:我深惡痛絕那些腐敗官員的貪污行為。
4. 大學生:我深惡痛絕那些對知識和學術不尊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