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基本解釋
(1).歌曲詩文的一段,亦指詩文的一篇。 漢 王充 《論衡·自紀》:“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易·乾》“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三國 魏 王弼 注:“此一章全説天氣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張太祝晚秋臥病見寄》詩:“一章錦繡段,八韻瓊瑤音。”《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先生開講《中庸》,開卷便是‘天命之謂性’一章。”
(2).古歷以十九年為一章。《周髀算經》卷下:“十九歲為一章。”《左傳·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穎達 疏:“計十九年而有七閏,古歷十九年為一章,以其閏餘盡故也。” 宋 趙夔 《道過遂縣泊舟瞻》詩:“成佛經千祀,鐫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漢 歷十九年為一章。”
成語(Idiom):一章(yī z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yī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的篇幅很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章指的是書籍或文章中的一部分,常用來形容篇幅很長。這個成語中的“章”原指古代書籍中的一個大標題,后來引申為書籍或文章的一部分。使用這個成語時,多表示文章或書籍的篇幅很長,或者形容某個話題或問題非常復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文章、書籍、論文等的篇幅很長,或者形容某個話題或問題非常復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章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目前尚無明確的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一章”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真是一章接一章,讀起來很過癮。
2. 這篇論文的內容很詳細,一章比一章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章”與“篇幅很長”進行聯想,表示文章或書籍的篇幅很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文章篇幅長的成語,如“千言萬語”、“龐大無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書有一章是關于動物的。
2. 初中生:這篇文章真是一章接一章,我都讀了好幾天了。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一章比一章精彩,我一口氣讀完了。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每一章都有深入的研究,非常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