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清風亮節
發音(Pronunciation):qīng fēng liàng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高尚,作風正派,舉止端莊,秉公執法,清正廉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清指清澈,風指風度,亮指明亮,節指節操。清風亮節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作風正派,言行舉止端莊,秉公執法,廉潔奉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獎、贊美或描述一個人的高尚品德、正派作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霍光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霍光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在擔任丞相期間,一直以清正廉潔著稱。有一次,有人向霍光告發一位官員貪污受賄,但霍光并沒有立即處理此事,而是等待了一段時間。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立即處理,霍光回答說:“我要等待清風亮節。”這句話后來流傳開來,成為了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清風亮節的形象示人,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2. 這位領導干部一直秉公執法,廉潔奉公,是一個清風亮節的好干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清風亮節想象成一個人的形象,穿著整潔的衣服,站在清風吹過的地方,舉止端莊,充滿正義感和公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行高尚、正派作風相關的成語,如“廉潔奉公”、“道德楷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清風亮節的好同學,每天都幫助其他同學,從不欺負人。
2. 初中生:老師常常夸獎他是一個清風亮節的好學生,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為人正直。
3. 高中生:在班級的集體活動中,他總是能夠帶領大家團結一致,他是一個清風亮節的好班長。
4. 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一直秉公執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一個清風亮節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