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杌
成語(Idiom):杌杌
發音(Pronunciation):wù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堅固、穩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杌杌一詞原指木桌子,后引申為形容堅固、穩定的意思。成語“杌杌”用來形容一個人堅韌不拔、堅定不移,不易動搖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堅強、穩定的性格。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能夠保持冷靜,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所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杌杌”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戎傳》中,記載了晉朝時期王戎的故事。王戎是晉朝的大臣,他在一次戰爭中,作為主帥,帶領軍隊抵抗外敵。在戰爭中,他表現出了極強的堅韌和穩定的品質,最終成功擊退了敵人。后來,人們用“杌杌”來形容他的堅定不移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同一個字重復兩次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始終保持著杌杌的品質,沒有動搖。
2. 她是一個杌杌的女孩,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杌杌”與“堅固、穩定”這兩個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堅固的木桌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來源和背后的故事,以及與“杌杌”相關的其他成語,如“杌然不動”、“堅如磐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一個杌杌的人,他從不輕易改變自己的主意。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要像一個杌杌的人一樣,堅持學習。
3. 高中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我要保持杌杌的品質,不被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