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檢封
基本解釋
官方發給的蓋印封簽的文書,作憑證用?!?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漢 鄭玄 注:“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矣。” 賈公彥 疏:“ 漢 法,斗檢封,其形方,上有封檢,其內有書。則 周 時印章上書其物,識事而已?!?清 趙翼 《貽西莊》詩:“道士拜赤章,枉費斗檢封。” 清 朱彝尊 《贈許容》詩:“今之官印古璽節, 漢 制斗檢封略同。”
成語(Idiom):斗檢封
發音(Pronunciation):dòu jiǎn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斗爭或競爭來選拔、晉升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斗檢封源自南北朝時期,檢是指選拔人才,封是指封官晉升。成語中的“斗”和“檢”都是動詞,表示通過競爭和選拔來選拔人才,封則表示晉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選拔人才、提升職位等方面??梢杂糜诠ぷ鲌龊?、學校選拔學生干部、選拔領導干部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注重選拔人才,以能力為標準進行選拔,而不看重出身和背景。他通過競爭和選拔來選拔人才,使得朝廷的官員能力更加優秀。因此,人們就用“斗檢封”來形容通過競爭和選拔來選拔人才和晉升官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通過斗檢封的方式來選拔優秀的員工。
2. 我們學校選拔學生干部都是通過斗檢封的方式進行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與其含義進行聯系。例如,“斗”可以聯想到競爭,而“檢”可以聯想到選拔,最后的“封”可以聯想到晉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南北朝時期的歷史背景,了解當時的官員選拔制度,以及其他與選拔人才相關的成語,如“競爭激烈”、“選拔優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班級里,老師通過斗檢封的方式選出了班干部。
2. 初中生:為了選拔出最優秀的隊員,我們通過斗檢封的方式進行籃球隊員選拔。
3. 高中生:學校選拔學生會干部都是通過斗檢封的方式進行的,只有優秀的同學才能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