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俗
附俗(fù sú)
發音:fù sú
基本含義:附庸風雅的習俗。
詳細解釋:附俗是指人們為了追求時尚或迎合潮流,盲目模仿或追隨別人的習俗和風尚。這種行為常常不真實、浮華、虛偽。
使用場景:附俗一詞常用于批評那些沒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只為了迎合他人的口味或標準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故事起源:附俗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當時,齊國的人們為了追求時尚和潮流,紛紛模仿楚國的習俗和風尚,這種盲目的行為被稱為附俗。
成語結構:附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通常用作形容詞短語。
例句:
1. 他從不附俗,總是堅持自己的原則。
2. 這種附俗的行為只會讓人看不起。
記憶技巧:可以將“附俗”拆分為“附”和“俗”兩個字來記憶。附意味著附從,俗指普通的風俗。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模仿普通的風俗來迎合別人。
延伸學習:學習了“附俗”這個成語后,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習俗和風俗,以及它們的起源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女生都穿同款的衣服,真是太附俗了!
中學生:我不喜歡附俗的行為,我要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大學生:附俗只會讓你失去自我,要保持真實的自己。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