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讀書三余
發音(Pronunciation):dú shū sān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讀書學習之余,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其他有益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讀書三余是一個用來形容人在讀書學習之余,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其他有益的事情的成語。它強調了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既專心致志地學習,又要有適度的休息和其他活動,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讀書三余常常用來鼓勵人們在學習之余,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發展。可以用來表達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以及個人自我提升的期望和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者。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時的學者,他非常勤奮好學,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來讀書。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書本中,而是在讀書的同時,也會從事其他有益的事情,如種植花草、寫作、練習書法等等。因此,人們稱贊他是一個讀書三余的典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讀書三余的結構是“讀書”+“三余”,表示在讀書的同時還有三個余地去做其他事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讀書三余的好學生,不僅成績優秀,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
2. 在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讀書三余,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平衡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讀書三余”與一個形象的場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例如,想象一個學生坐在書桌前,一手拿著書,一手拿著花草,旁邊還有一張寫字臺,上面放著一支筆和一張紙。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我們記住讀書三余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讀書三余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學習和發展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按時完成作業,還有時間去參加興趣班學習舞蹈,真是一個讀書三余的好學生。
2. 初中生:我在備考期間,除了認真學習,還會抽出時間去鍛煉身體,保持讀書三余的狀態。
3. 高中生:高中生活很緊張,但我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一些課外書籍,這是我保持讀書三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