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日
成語(Idiom):曠日(kuàng rì)
發音(Pronunciation):kuàng r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時間長久,遲遲不見成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曠日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曠和日。曠的意思是空曠、廣闊,日指時間。曠日的基本含義是指時間長久,遲遲不見成效。用來形容事情拖延,一直沒有進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曠日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一些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有結果的情況。比如,一個項目一直拖延,沒有完成,可以說這個項目曠日無成;一個人一直遲遲不能取得進展,也可以說他的努力曠日無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曠日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匈奴傳》。當時,匈奴和漢朝作戰,漢朝派出大軍追擊匈奴,但匈奴總是能夠逃脫。漢朝的將領賈復提出了一個計劃,希望能夠在匈奴逃脫的路上設下埋伏。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這個計劃一直拖延,一直沒有實施。最終,匈奴逃脫了,這個計劃也沒有成功。人們就用“曠日”來形容這個計劃拖延,沒有結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曠和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曠日無成,一直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2. 這個項目已經曠日太久了,我們需要盡快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曠日這個成語與時間拖延的情況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站在廣闊的地方,太陽一直曬著,時間一直過去,但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有關的成語,如“時日無多”、“年復一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等了曠日無成的時間,終于等到了爸爸媽媽來接我。
2. 小學生:這個故事的結局曠日無成,我等了好久,但是沒有看到故事的結尾。
3. 初中生:我花了曠日無成的時間準備考試,終于考了個好成績。
4. 高中生:我們班的決賽一直曠日無成,因為一直下雨導致比賽一直沒有開始。
5. 大學生:我花了曠日無成的時間學習編程,終于掌握了這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