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羞
成語(Idiom):識羞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自覺地感到羞恥,有廉恥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識羞是由“識”和“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識,表示認識、了解的意思;羞,表示害羞、羞恥的意思。識羞指的是能夠自覺地感到羞恥,有廉恥感,能夠明辨是非,知道自己應該感到羞恥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備廉恥感,能夠自覺地感到羞恥的品質。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知廉恥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則故事:孟子曾經去見齊國的君王,君王對他非常禮遇。孟子的弟子梁惠來看到后,感到非常羞恥,因為他認為君王對待孟子應該是如此禮遇的。孟子聽說了梁惠的感受后,非常高興,稱贊梁惠“你真是識羞啊!”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了錯事后,立刻識羞地低下了頭。
2. 這個人連做錯事的覺悟都沒有,真是不識羞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識羞”這個成語的發音和含義。想象一個人在做錯事后,忽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臉上漲紅了,非常害羞的樣子,這就是“識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廉恥感相關的成語,如“恥笑”、“恥辱”等,進一步拓寬詞匯的應用范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做錯了作業,老師批評了我,我感到非常識羞。
2. 初中生(13-15歲):他考試作弊被發現了,大家都在識羞地看著他。
3. 高中生(16-18歲):那個學生說了很多不負責任的話,真是不識羞恥。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公開場合大言不慚,完全沒有識羞的意識。
希望這份“識羞”詞語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