嚎喪
成語(Idiom):嚎喪(háo sàng)
發音(Pronunciation):háo s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悲傷或絕望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嚎喪是由動詞“嚎”和形容詞“喪”組成的成語。嚎指高聲哭喊,喪指失去希望、心灰意冷。嚎喪形容一個人因遭遇重大打擊或失敗而陷入極度悲傷、絕望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嚎喪常用于形容個人遭遇挫折或失敗后的心情狀態,也可以用于形容整個社會或國家面臨嚴重困境時的心情狀態。例如,一個考試失敗的學生可能會感到嚎喪;一個國家面臨戰爭或自然災害時,人們也會感到嚎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嚎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間故事。相傳,有一位名叫楊伯的農夫,他辛勤耕種了一整年,但由于天災人禍,他的莊稼全部被摧毀。面對這個巨大的打擊,楊伯感到無比悲傷,他高聲哭喊,心灰意冷,進入了嚎喪的狀態。后來,人們用“嚎喪”來形容極度悲傷或絕望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考試失敗了,整個人都嚎喪了起來。
2. 這個國家面臨了經濟危機,人們的心情都變得嚎喪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嚎喪”與高聲哭喊、失去希望的樣子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嚎喪相關的成語,如“嚎啕大哭”、“喪氣”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考試不及格后,小明感到嚎喪了。
2. 初中生(13-15歲):她失去了最愛的寵物,整個人都嚎喪了起來。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失敗,他變得嚎喪,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
4. 大學生(19-22歲):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屢屢碰壁,他感到嚎喪,懷疑自己的能力。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失去了親人的他陷入了嚎喪的狀態,無法擺脫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