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產
成語(Idiom):族產(zú chǎn)
發音(Pronunciation):zú ch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一特定地區或民族所獨有的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族產是由“族”和“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族”表示某一特定地區或民族,“產”表示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族產指某一特定地區或民族所獨有的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是該地區或民族的特色和優勢所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地區或民族的特色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團體所獨有的特色或優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族產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四書解注》中,他在《論語集注》中提到:“夫子曰:‘吾非神也,非鬼也,志于道者也。’”他解釋道:“志者,所以存心也。道者,所以為志也。志與道,本自心生,是故能尊道貴志者,乃能有族產。”這段解釋意味著只有追隨道德之路、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志向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族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特色小吃是這里的族產。
2. 這個民族的傳統手工藝是他們的族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族產”兩個字的形狀聯想到某個特定地區或民族所獨有的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的形象,例如,將“族”想象成一座山,代表特定地區或民族;將“產”想象成一堆金幣,代表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通過這種聯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地理、歷史、文化書籍,了解不同地區或民族的特色產業、財富或文化遺產,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家鄉的核桃是我們的族產。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的絲綢是他們的族產。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民族的傳統音樂是他們的族產。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城市的旅游業是他們的族產,吸引了很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