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徵
基本解釋
亦作“ 六證 ”。考察、識別人臣的六個方面。徵,驗證。《逸周書·官人》:“王曰:‘嗚呼!大師,朕維民務官,論用有徵:觀誠,考言,視聲,觀色,觀隱,揆德??傻寐労??’ 周公 曰:‘亦有六徵,嗚呼,乃齊以揆之。’”《大戴禮記·文王官人》:“倫有七屬,屬有九用,用有六徵:一曰觀誠,二曰考志,三曰視中,四曰觀色,五曰觀隱,六曰揆德?!薄洞蟠鞫Y記·文王官人》:“女平心去私,慎用六證?!?盧辯 注:“六證,六徵?!?/p>
成語(Idiom):六徵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z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六種徵象或預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徵是一個古代的六徵象或六種預兆的成語。在古代,人們相信自然界的一些現象可以預示著某種事情的發生。六徵分別是:飛鳥充盈、走獸歸返、魚鱗脫落、蟲豸變色、草木凋零、龍光現出。這些徵象在古代被認為是災害或重大事件即將發生的預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徵通常用來形容一些不好的征兆或預示一些不幸的事情即將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一些不順利的事情時,可以使用六徵來形容自己的感受或預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說故事。據說,當時有一位聰明智慧的人,他擅長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并能夠通過這些變化預知未來的事情。他發現了飛鳥充盈、走獸歸返、魚鱗脫落、蟲豸變色、草木凋零、龍光現出等六種徵象與重大事件之間的關系,并將其總結成了六徵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徵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六”和“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六徵預示著天災即將降臨。
2. 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六徵的變化,以便預防潛在的危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六徵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為兩部分,分別記憶“六”和“徵”的含義。同時,可以通過將六種徵象與成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故事,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六徵感興趣,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預測方法。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預兆相關的成語,如“徵兆”、“預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看到很多鳥飛過,這是六徵的一個征兆,可能會有好事發生。
2. 初中生:他們家的花草都凋零了,這是六徵的征兆,可能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
3. 高中生:蟲豸的顏色突然變了,這是六徵的一個預兆,可能會有一場大災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