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綱
基本解釋
◎ 上綱 shànggāng
[raise to the higher plane of principle] 提高到原則的高度
上綱上線
英文翻譯
1.(把問題提到政治原則性的高度) raise to the higher plane of principle
詳細(xì)解釋
(1).系在箭靶上方的繩子?!?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考工記·梓人》:“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鄭玄 注:“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2).別駕的異稱。《晉書·忠義傳·易雄》:“舉孝廉,為州主簿,遷別駕。自以門寒,不宜久處上綱,謝職還家?!薄?a href="/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 target="_blank">南史·孝義傳·何子平》:“時鎮(zhèn)軍將軍 顧覬之 為州之上綱?!?br>謂把問題提到原則的高度。 鄧小平 《關(guān)于反對錯誤思想傾向問題》:“糾正‘左’的傾向和右的傾向,都不要隨意上‘綱’,不要人人過關(guān),不要搞運動?!?巴金 《探索集·再論說真話》:“造反派在批斗會上揭發(fā)、編造我的罪行,無限上綱。我害怕極了。我起初還分辨幾句,后來一律默認(rèn)。”
成語(Idiom):上綱(shàng gā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àng g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把問題提到一個比實際情況更高的層次或范疇。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綱是指在討論問題時,將問題提升到一個比實際情況更高的層次或范疇。這種提升往往是為了加大問題的嚴(yán)重性或重要性,以便引起更多的關(guān)注和討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綱多用于批評、辯論或討論中,用來指責(zé)對方故意夸大問題的嚴(yán)重性或重要性。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將一個小問題無端提升到一個大問題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上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提出要修建一條新的水道,以解決當(dāng)?shù)氐乃疄?zāi)問題。但是有人認(rèn)為這個水道的修建會涉及到很多的財力和人力資源,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好。于是,有人將這個問題上綱,說成是一項關(guān)系到國家安危的大事,以此來反對修建水道。最終,由于問題被上綱,修建水道的計劃被取消了。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上”表示提升、升級,而“綱”表示主要、重大的事物或問題。兩個字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上綱”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上綱上線,把一些小問題說得非常嚴(yán)重。
2. 這個問題并不需要上綱,我們只需要找到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就可以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綱”與“提升問題的層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把一個小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就像把一條細(xì)線提升成了一根重要的綱。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中國成語的學(xué)習(xí),可以閱讀相關(guān)的成語故事書籍或參加成語教學(xué)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xué)生:小明上綱了,說小紅搶了他的玩具。
2. 小學(xué)生:老師不要上綱,這只是一個小錯誤而已。
3. 初中生:我們不能把這個問題上綱,要想辦法解決它。
4. 高中生:政府官員常常喜歡上綱,把一些小問題說得很嚴(yán)重。
以上是關(guān)于成語“上綱”的全面學(xué)習(xí)指南,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