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虎
成語(Idiom):持虎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抱著虎,比喻采取危險的行動或冒險的做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持虎的虎字,是指危險的猛獸,比喻危險、困難的事物。持虎的持字,是指抱住、拿著。持虎的成語意思是抱著危險的事物,表示冒險、冒險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敢于冒險、勇于接受挑戰的精神和行動,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冒險行事,不顧危險后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衛尉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衛尉王朗為了追求功名,不顧危險,冒險前往兇險的地方,被人稱為“持虎”。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成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持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持 + 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敢于持虎,不怕任何困難和挑戰。
2. 小明為了實現夢想,不惜持虎,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把持虎與冒險行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抱著一只猛虎,形象生動,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冒險、勇敢相關的成語,例如“舍生取義”、“勇往直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敢于持虎,跳下了高樓救人。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失敗,他決定持虎,努力迎接挑戰。
3. 高中生:他不畏艱難困苦,持虎追求自己的夢想。
4. 大學生:為了實現創業夢想,他冒險持虎,放棄了安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