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耳
基本解釋
(1).沒有聽覺器官。《文子·上德》:“鱉無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 漢 揚雄 《法言·問明》:“不聰,實無耳也;不明,實無目也。”
(2).古代傳說的一種野獸。即混沌。《太平御覽》卷九一三引《神異經(jīng)》:“﹝ 崑崙 西有獸,﹞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
英文翻譯
1.【醫(yī)】 anotia
成語(Idiom):無耳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耳朵,形容對外界的聲音不聞不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無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外界的聲音不聞不問,不聽取他人的意見或建議,自我封閉,不愿意接受外界的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固執(zhí)己見、不愿意傾聽他人意見的人,或形容那些對外界事物漠不關(guān)心、不關(guān)心他人的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耳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無耳的人,他出生時就沒有耳朵。盡管他沒有耳朵,但他卻非常聰明,擅長解決問題。他不需要借助聽覺來獲取信息,而是通過觀察和思考來解決問題。因此,人們把他的名字作為成語,用來形容那些不愿意聽取他人意見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耳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建議總是置若罔聞,真是個無耳之人。
2. 這個領(lǐng)導(dǎo)只聽自己的意見,完全是個無耳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耳”這個成語與沒有耳朵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想象一個沒有耳朵的人,他不聽取別人的聲音,只聽自己的聲音,這樣就能夠記住無耳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無耳相關(guān)的成語,如無心插柳、不聞不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是個無耳之人,從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這個同學(xué)對別人的意見視而不見,真是個無耳之人。
3. 高中生:他對社會問題漠不關(guān)心,真是個無耳之人。
4. 大學(xué)生:她總是自我封閉,不愿意聽取他人的建議,真是個無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