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
基本解釋
◎ 方子 fāngzi
(1) [batten]∶一種加強的方材,用以加固箱子、桶或簍筐的底,通常是木質的;在貨運處理中用以承吊和加強的木方
(2) [lumber]∶樹木采伐后經加工形成的長立方體木材
(3) [prescription]∶藥方
(4) [formula]∶配方的統稱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藥方) prescription
詳細解釋
(1).處方;藥方。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這是我醫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過了數十年,亦還用得著。”《紅樓夢》第七回:“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一勢兒除了根才是。” 茅盾 《我走過的道路·童年》:“父親先回家,就有低燒、盜汗,他自己開個方子服了幾帖,也不見效。”
(2).指棺材。 巴金 《兄與弟》:“ 唐二哥 ,不要難過了,還是買個方子早點給你們老五收尸罷。”原注:“方子,棺材。”
(3).方言。辦法。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十二章:“不過總要想個方子,先把市開了才好呀。”
成語(Idiom):方子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方子指的是治療疾病的方法或處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子這個成語來源于醫學術語,原本指的是醫生開出的治療疾病的藥方。后來,方子引申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它強調了解決問題需要有科學的思路和方法,類似于治療疾病需要正確的藥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子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特別是指那些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方法。可以用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歷志》中。據說,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方士的醫生,他精通醫藥知識,開出的藥方十分神奇,治愈了許多病人。因此,人們將他的名字“方士”與治療疾病的方法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子是一個名詞短語,由“方”和“子”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我有個好方子,我們一起來解決吧。
2. 他總是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子”與“治療疾病”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醫生開出的藥方,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醫學術語中的“方子”的含義和用法,以及其他與解決問題相關的成語,如“良方”、“妙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告訴我,要每天按時吃飯、睡覺,這是健康的方子。
2. 初中生:學習要有方法,我制定了一個學習方子,每天按照計劃進行。
3. 高中生:備考要有科學的方子,不能只是盲目地做題。
4. 大學生:找工作也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子,不能只憑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