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志
基本解釋
表明志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諸子者,入道見志之書。”《新五代史·晉臣傳·桑維翰》:“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以‘桑’、‘喪’同音。人有勸其不必舉進士,可以從佗求仕者, 維翰 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
成語(Idiom):見志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看到別人的志向或抱負,理解并支持他們的追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志是一個四字成語,由“見”和“志”兩個字組成。其中,“見”表示看到、認識到,“志”表示志向、抱負。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能夠理解并支持他人的追求和抱負,能夠看到別人的志向并給予幫助和鼓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看到別人的志向,并能夠理解并支持他們的追求。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的包容心態和支持他人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項羽是楚漢戰爭時期的一位重要將領。在他的部隊中,有一位名叫范增的軍師,他能夠看到項羽的志向,并且給予了他很多幫助和支持。范增是一個非常聰明和有見識的人,他認識到項羽的野心和抱負,也理解了他對天下的追求。因此,他一直在項羽身邊給予他支持和建議,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志向。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見志”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見志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其中,“見”表示看到、認識到,“志”表示志向、抱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非常善解人意的人,總是能夠見志于人,給予他們真誠的支持和幫助。
2. 在困難的時候,他總是能夠見志于人,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3. 作為一個領導者,他能夠看到團隊成員的志向,并給予他們相應的發展機會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見志”拆分為兩個單字,“見”和“志”,分別記憶它們的意義。同時,可以嘗試用一些具體的場景或故事來幫助記憶,比如想象自己能夠看到別人的志向,并給予他們幫助和支持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見志”相關的成語,如“見仁見智”、“見義勇為”等。這些成語都與“見”這個字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應用這個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一年級):我喜歡見志于人,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中學生(初中):作為學生干部,我要見志于同學,帶領大家共同進步。
高中生(高三):在高考備戰期,我們應該見志于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
大學生(大二):作為志愿者,我見志于社會公益事業,為社區居民提供幫助。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見志于同事的發展,幫助他們實現職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