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奩
成語(Idiom):象奩(xiàng lián)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g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形狀像箱子的棺材,比喻人的葬禮或喪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象奩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象”指的是形狀像,類似的意思;“奩”指的是古代的木箱,用來盛放物品。象奩一詞原指形狀像箱子的棺材,后來引申為人的葬禮或喪事。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喪葬的場景,暗示了人們對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象奩一詞多用于描述人的喪事或葬禮的場景,可以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在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可以使用象奩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尊重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象奩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圉人諫曰:‘奚為不葬百里之尸也?’公曰:‘諾。’既而曰:‘寡人為象奩以葬之。’”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國君為了表示對百里之尸的尊重,將其葬于象奩之中。后來,象奩逐漸成為形容葬禮或喪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象奩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形式為“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莊重的象奩下,我們送走了一位偉大的領袖。
2. 他的葬禮上,整個村莊都沉浸在象奩的悲痛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象奩這個成語與葬禮或喪事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形狀像箱子的棺材,用來盛放逝者的身體。你可以嘗試用聯想法將這個形象與象奩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葬禮的習俗和儀式,以及與喪事相關的其他成語,如“殯葬”、“喪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成語,叫做“象奩”。我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珍惜生命,不要輕易想到葬禮和喪事。
2. 中學生(13-18歲):在歷史課上,老師用“象奩”這個成語來形容古代的葬禮。這讓我想到了人生的短暫和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3.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文學作品中,作者常常使用“象奩”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尊重之情。這個成語不僅有文化內涵,還能讓讀者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