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章
基本解釋
(1).語出《詩·大雅·棫樸》:“倬彼云漢,為章于天。” 鄭玄 箋:“云漢之在天,其為文章,譬猶天子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宋 歐陽修 《仁宗御飛白記》:“而云章爛然,輝映日月。” 宋 蘇軾 《謝賜燕并御書進詩》:“人間一日傳萬口,喜見云章第一篇。”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金 趙秉文 《就劉云卿第與同院諸公分韻得發字》:“今年視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揮發。”
(3).彩云。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二引 宋 李質 曹組 《艮岳百詠詩·松徑》:“夾路成行一樣清,吟風篩月自亭亭。云章正寫人間瑞,坐待云根長茯苓。” 元 虞集 《觸石墜馬臥病寄溉之學士敬仲參書》詩之一:“雨餘草氣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4).道教的典籍。《云笈七籤》卷一二二:“瓊簡瑤函,爰敷寶訓;云章鳳篆,咸演秘文。”
成語(Idiom):云章(yún z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采華美的詩文或書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章一詞源于《史記·卷七十五·扁鵲倉公列傳》,原意為云彩中的圖案或紋理。后來引申為文采華美的詩文或書畫。形容文章優美、意境豐富,或者書法繪畫技藝精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章一詞常用于形容優美的詩文或書畫作品,可用于文學評論、藝術鑒賞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章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七十五·扁鵲倉公列傳》中,原文是:“扁鵲以醫術見稱于世,而倉公以文辭見稱于齊國,賦詩文曰:‘云章其若何?鵲章其若何?’”扁鵲是古代著名的醫師,倉公是齊國的一位文人。此處倉公用“云章”來形容自己的文采,意指自己的詩文就像云彩中的圖案一樣美麗華麗。后來,“云章”逐漸引申為文采華美的詩文或書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云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寫得很出色,真是一篇篇云章。
2. 這幅畫作的筆墨精湛,真是一幅云章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云”代表華麗多變的云彩,而“章”代表精美的圖案或紋理,因此可以將“云章”理解為文采華美的詩文或書畫作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文采或藝術作品的成語,如“錦繡前程”、“字字珠璣”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書法真漂亮,寫出了一幅幅云章。
2. 初中生:我喜歡讀唐詩,里面有很多云章般的詩句。
3. 高中生:這幅畫作的細節處理非常精致,是一幅真正的云章之作。
4. 大學生:他的文章寫得非常出色,每一篇都是一篇云章。
5. 成年人:這本小說的文字流暢,情節跌宕起伏,是一部精彩的云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