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使
成語(Idiom):宣慰使
發音(Pronunciation):xuān wèi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派遣去安撫、慰問他人的使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宣慰使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宣指宣布、公告,慰指安撫、慰問,使指派遣、使者。宣慰使的基本含義是指被派遣去安撫、慰問他人的使者。宣慰使通常以一種和善、溫暖的方式來安撫他人的情緒,給予他們慰藉和安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宣慰使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團體被派遣去安撫他人情緒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外交使者、政府代表、志愿者等,通過言語或行動來安撫他人的情緒,給予他們慰藉和安慰。宣慰使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家庭、朋友圈等小范圍內扮演的類似角色,以安撫他人的情緒,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宣慰使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貢對孔子的一番贊美之詞。子貢說:“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其中,“百里奚舉于市”即指百里奚被任命為宣慰使,被派遣去市場宣布政令、安撫民心。后來,宣慰使成為一個固定的稱呼,用來形容被派遣去安撫他人的使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宣慰使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外交部派遣了一位宣慰使前往受災地區,安撫災民的情緒。
2. 在朋友的失戀中,她扮演了宣慰使的角色,給予了朋友最大的關心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宣慰使聯想為“宣布慰問的使者”。可以通過反復閱讀、使用宣慰使這個成語,并結合具體的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勸慰”、“慰藉”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外交、社會心理學知識,了解更多關于安撫他人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宣慰使是一個去幫助別人開心的人。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宣慰使,每次考試后都會用溫暖的話語安慰我們。
3. 高中生:志愿者們在地震災區扮演了宣慰使的角色,給予災民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的一員,我希望能成為同學們的宣慰使,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