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命
基本解釋
指比“九錫”更多一種賜予的特殊榮譽。 三國 蜀 諸葛亮 《答李嚴書》:“若滅 魏 斬 叡 ,帝還故居,與諸子并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按,古代并無十命之制,此乃假設之詞。參見“ 九錫 ”。
成語(Idiom):十命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危險,生命受到極大威脅或處境極為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十命”源自于佛教的“十命根”,意為人類的十個根本命脈。由于人體只有這十個命脈,所以形容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時,生命受到極大威脅,如喪失全部命脈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生命面臨極大危險的情況,比如在戰爭、自然災害或險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其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追求財富時陷入重重危機,最終喪失了全部的命脈,形容了他處境的危險和絕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命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十”是數詞,表示數量為十,而“命”是名詞,表示生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那次事故中差點喪失了十命。
2. 這個城市正面臨著十命的危險,我們必須采取緊急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十命”與生命的脆弱和危險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面臨著十個命脈的威脅,生命岌岌可危的情景,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中的“十命根”,以及其他與生命和危險相關的成語,如“岌岌可危”、“生死未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泳池里差點淹死,真是十命都不夠用啊!
2. 初中生:他在滑雪時摔了個大跟頭,差點丟掉了十命。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發生了一場大地震,許多人失去了十命。
4. 大學生:這個冒險活動非常危險,如果不小心就會喪失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