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真
基本解釋
謂儒學的真諦。《三國志·魏志·荀彧傳》“明年, 太祖 遂為 魏公 矣” 裴松之 注引《荀彧別傳》:“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論六經,刊定傳記,存古今之學,除其煩重,以一圣真,并隆禮學,漸敦教化,王道兩濟。” 宋 王安石 《揚子》詩之三:“千古雄文造圣真,眇然幽思入無倫。”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國朝開基紹統,大綱萬目,靡不度越前朝。至表章六籍,統壹圣真,則巍然上揖 夏 商 ,埒 周 而四。”
成語(Idiom):圣真(shèng zhēn)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道德高尚、真理無瑕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真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圣意味著道德高尚、純潔無瑕,真則表示真理、真實。圣真成語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在道德和真理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具有崇高的品質和無可挑剔的真實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圣真常常用來形容一些具有高尚品德、正直誠實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真理、事實無可質疑的情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褒義,贊美那些在道德和真理方面表現出色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圣人真人的人物。他被譽為圣人,因為他具備了無私、高尚的品德,并且能夠看透人事的真相。這個故事使得“圣真”成為一個形容完美人物或事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真是一個圣真的人。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圣真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動不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圣真”拆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記憶,圣代表道德高尚,真代表真理無瑕。可以聯想圣人真人的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高尚和真理無瑕相關的成語,如“圣善之輩”、“真相大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是一個圣真的人,她總是鼓勵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2. 初中生:我很喜歡讀李白的詩,他的作品充滿了圣真的情感。
3. 高中生:在這個充滿欺騙和虛偽的社會中,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圣真的品質。
4. 大學生:學習科學是追求真理的過程,我希望成為一個圣真的科學家。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圣真”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