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候
成語(Idiom):匐候(fú hòu)
發音(Pronunciation):fú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低頭彎腰,像匍匐行走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匐候是形容人低頭彎腰行走的姿態,比喻態度卑微、屈服或奴顏婢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權勢者面前卑微諂媚的樣子,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困境中順從屈服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匐候這個成語的起源與春秋時期的齊國有關。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在位期間,國家強盛,齊國的臣民都對他心存敬畏。有一天,齊桓公帶著他的大臣巡視國家,到了一個村莊,村民們紛紛跪地迎接。然而,有一個村民卻用匍匐的方式前來迎接,這讓齊桓公非常感動。他問這個村民為什么要匍匐行走,村民回答說:“國君如日中天,臣民如蟻附膝,匍匐行走是表達對國君的敬畏之情。”齊桓公聽后深受感動,贊嘆道:“臣民匍匐,乃是對君王的至高敬禮。”于是,匐候這個成語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領導面前總是匐候諂媚,讓人很不喜歡。
2. 面對困境,他選擇了匐候順從,沒有保護自己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匐候想象成一個人低頭彎腰行走的樣子,形象生動,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匐候意義相近的成語,如匍匐、卑躬屈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到老師生氣了,立刻匐候道歉。
2. 初中生:為了保住工作,他不得不匐候在領導面前。
3. 高中生:在權貴面前,他不愿匐候,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他畢業后不愿匐候找工作,選擇了創業。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幫助到你對“匐候”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