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譜
基本解釋
◎ 印譜 yìnpǔ
[collection of impressions of seals by famous seal engravers] 匯集古代印章或名家所刻印章圖式的書
詳細解釋
輯集璽印篆刻的書籍的通稱。亦稱“ 印存 ”、“ 印集 ”、“ 印式 ”、“ 印舉 ”等。 元 吾丘衍 《學古編》附錄《世存古今圖印譜式》記有 宋徽宗 《宣和印譜》、 王厚之 《復齋印譜》、 姜夔 《集古印譜》等,均佚。今存以 明 顧從德 《集古印譜》為最早。著名者有 清 汪啟淑 《飛鴻堂印譜》、 陳介祺 《十鐘山房印舉》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夢幻·司馬達甫》:“常收藏 漢 銅印譜最多,用 顧從義 《集古印譜》之例,分為職官、私印,而私印又分為四聲,凡十六冊。” 清 趙翼 有《題李靜庵印譜》詩。
成語(Idiom):印譜(yìn pǔ)
發音(Pronunciation):yìn p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印:印章;譜:記載。比喻留下深刻印象,被后人廣泛傳頌的著作或事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印譜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指的是留下深刻印象、被后人廣泛傳頌的著作或事跡。類似于印章一樣,印譜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無論時間過去多久,都難以磨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印譜多用于形容著名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或偉大的事跡。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被廣泛傳頌的人物或作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印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原文是:“獨步天下之文,印譜青史之中。”這句話形容了主人公的文學才華非凡,作品被后人廣泛傳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堪稱印譜,深受讀者的喜愛。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為科學界樹立了印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印譜這個成語與印章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印章在紙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從而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印譜相關的成語,如印象深刻、傳世之作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書的故事非常有趣,我覺得它一定會成為印譜。
2. 初中生:這部電影非常震撼,它的劇情和表演都可以稱為印譜。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被譽為印譜。
4. 大學生:這位作家的小說描寫細膩,思想深刻,堪稱文學界的印譜。
5. 成年人:他的演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譽為演講界的印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