扢撻
成語(Idiom):扢撻 (gū tà)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ū t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刻薄、尖刻。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扢撻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言辭或行為刻薄、尖刻,通常是指說話或做事不留情面,傷人自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辭尖刻,可以用來描述某人說話刻薄、傷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評論或批評過于尖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句話意思是說,世界上最柔軟的東西能夠克服最堅硬的東西。后來人們把“至柔”解釋為“扢撻”,形容人的言辭尖刻。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扢撻由兩個漢字組成,扢(gū)意為刻薄、尖刻;撻(tà)意為責(zé)罵、打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評論總是扢撻,很少給人留面子。
2. 她的話語扢撻,讓人感到很受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尖銳的刀刻薄地?fù)閾糁鴦e人,形象地表示言辭刻薄、尖刻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與扢撻相關(guān)的成語,如“言辭刻薄”、“尖酸刻薄”等,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8歲):他的話很扢撻,讓我覺得很傷心。
2. 初中生(14歲):她的評論總是扢撻,讓人很不舒服。
3. 高中生(17歲):他的言辭扢撻,讓人受到了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