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刻不容緩
發(fā)音(Pronunciation):kè bù róng h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勢緊迫,事情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指時間很短暫,不容易拖延;容,指可以容忍、可以拖延;緩,指拖延、推遲。刻不容緩表示,形勢緊迫,事情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需要立即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緊急情況下需要立即采取行動的情況,特別是不容拖延的事務、工作或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劉義隆在位時,南朝宋的國力日漸衰弱,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困境。一次,文帝在宮中聽到了一首詩:“刻鑿其心,不容緩也。”文帝深受觸動,認為這句詩意味著國家面臨的問題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需要立即采取行動。于是,文帝將“刻不容緩”作為一種警示,鼓勵他的臣子們積極應對國家的困境。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刻不容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我們必須刻不容緩地采取行動。
2. 面對緊急情況,我們不能再拖延,必須刻不容緩地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刻不容緩”與“時間不等人”聯(lián)系起來,表示時間緊迫,不能再拖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緊急情況相關(guān)的成語,如“迫在眉睫”、“臨時抱佛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要刻不容緩地復習。
2. 初中生:畢業(yè)考試越來越近了,我們要刻不容緩地備考。
3. 高中生:大學入學考試的報名截止日期快到了,我們要刻不容緩地準備材料。
4. 大學生:找工作不能再拖延,要刻不容緩地投遞簡歷。
5. 成年人:面臨緊急情況時,我們要刻不容緩地采取行動,不能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