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范
基本解釋
(1).指佛經。 北齊 盧思道 《從駕經大慈照寺》詩:“玄風冠東戶,內范軼西陵。”
(2).閨范;婦德。 唐 陸贄 《誥冊淑妃王氏為皇后文》:“王教之端始於內范。《風》美《關雎》之化,《雅》詠《思齊》之德。”
(3).澆鑄金屬器物的內模。 唐蘭 《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展》:“ 殷 墟時代,鑄造技術又有了進步,有了內范,才能在器物的腹內鑄銘文。”
成語(Idiom):內范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f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范,內心修養良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范一詞由“內”和“范”兩個字組成。內指內心、內在,范指規范、準則。內范形容一個人的內心修養和行為舉止符合道德規范,具備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養。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的內在修養比外表行為更加重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范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內心修養良好。常用于表揚他人的道德品質,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李廣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李廣被任命為都尉后,娶了一個妻子。妻子每次看到李廣出門,總會提醒他要保持內心的修養,言行要合乎道德準則。后來,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用“內范”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內”和名詞“范”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保持著內范,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尊重。
2. 這位老師不僅教學有方,而且內范高尚,深受學生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內范”聯想為一個人的內心是一個范本,對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也可以通過與“內心修養”和“道德準則”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外柔內剛”、“內外兼修”等。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道德和品德的重視,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內在修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內范的學生,要做到誠實守信。
2. 初中生:我覺得一個人有內范才能在人際關系中獲得更多的尊重。
3. 高中生:內范不僅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內范,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5. 成年人: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應該時刻保持內范,做一個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