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肅
成語(Idiom):虔肅
發音(Pronunciation):qián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虔誠而恭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對于宗教、信仰或事物非常虔誠、敬畏,表現出嚴肅認真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信仰、宗教、事業或學問持有虔誠、敬畏之心,以及對待工作、學習等方面認真負責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下》:“虔誠者,人之所以為人也。”虔肅這個成語在古代儒家經典《孟子》中首次出現。孟子認為,人之所以能夠做到虔誠恭敬,是因為這是人作為人的本性所具備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學問非常虔肅,每天都會專心致志地研究。
2. 這位宗教信徒每天都會去教堂虔誠地祈禱。
3. 他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虔肅的態度,從不馬虎對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聯想“虔肅”與“虔誠恭敬”的相似之處,同時也可以想象一個人虔誠地向神明祈禱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虔肅相關的成語,如“虔誠”、“恭敬”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與虔誠信仰相關的宗教文化和哲學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上學都很虔肅,認真聽課。
2. 初中生:參加宗教活動時,我會虔肅地祈禱。
3. 高中生:在準備高考的時候,我對待學習非常虔肅,努力備考。
4. 大學生:我對待研究課題時非常虔肅,每天都會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