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棟梁之材
發音(Pronunciation):dòng liáng zhī c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杰出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能夠承擔重任并為國家、民族或組織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棟梁之材”源自于《論語·衛靈公》一章,原意為建筑中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梁柱。在引申義中,指的是具備卓越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能夠承擔重任并為國家、民族或組織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才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杰出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特別是那些能夠為國家、民族或組織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可以用來表揚有出色表現的領導者、專業人士或者有潛力的年輕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棟梁之材”的故事起源于《論語·衛靈公》一章。衛靈公問孔子如何培養人才,孔子回答:“棟梁之材,不可以不試。”意思是說,要培養人才,就必須給他們機會去實踐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有杰出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定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公司的棟梁之材,承擔了很多重要的項目。
2.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被譽為棟梁之材,他的研究成果對于國家的科技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成語“棟梁之材”:
1. 將“棟梁之材”分解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棟梁”、“之”和“材”。想象一個堅固的房子,房子的主要支撐部分是棟梁,而棟梁之材就是房子的重要構成部分。
2. 想象一位具有卓越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他就像是一根堅固的棟梁,能夠支撐起整個組織或國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棟梁之材”:
1. 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棟梁之才”、“棟梁之任”等,擴展對人才和領導能力的理解。
2. 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名人傳記,了解一些具有卓越才能和領導才干的人物,如孔子、毛澤東等。
3. 參與領導能力和人才培養的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領導才干和管理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是班級的棟梁之材,我要努力學習,為班級做出更大的貢獻。
2. 初中生:我覺得班長是我們班的棟梁之材,他組織活動很有條理,大家都很信任他。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4. 大學生:學校培養的學生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材,我們要不斷學習和成長。
5. 成年人:公司的總經理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棟梁之材,他帶領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成語“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