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坫
成語(Idiom):垓坫 (gāi diàn)
發音(Pronunciation):gāi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固執守舊,不思進取,不愿改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垓指田地,坫指田埂。垓坫原指田地和田埂,比喻人守舊固執,不思進取,不愿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守舊、固執的人,或者指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陽貨》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陽貨在垓坫邊上種菜,有人勸他種植大麻,說可以賣錢。陽貨卻固執地認為大麻不值得種植,只種菜,堅持自己的做法。后來,大麻的價格飛漲,而菜價卻下跌,陽貨因此失去了機會。從此以后,人們用“垓坫”來形容那些固執己見、不愿改變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垓坫是一個并列結構的成語,由兩個詞語組成,沒有修飾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垓坫的人,對新技術總是不屑一顧。
2. 那個老人太垓坫了,不肯接受我們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垓坫”與固執不變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固執地守在自己的田地和田埂旁,不愿意改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固執、守舊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墨守成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爺爺很垓坫,不愿意使用手機和電腦。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學習上很垓坫,不愿意嘗試新的學習方法。
3. 高中生:有些老師對新課程改革持垓坫態度,不愿意改變教學方式。
4. 大學生:有些同學太垓坫了,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文化觀念。